提议者·朱征夫——

珞珈的孩子永远携手同行

期次:第246期       查看:136

    人生的终极问题关乎精神的归宿,是信仰的依凭。而对于武大人来说,“珞珈”二字就是他们的信仰。珞珈山,是一个适合安放灵魂的地方。我们需要一首凝聚情感的歌,表达我们这些身在羊城的珞珈孩子的心声。 

  
       提起朱征夫,很多广州校友会的同学都会亲切地称一声“大师兄”。这位法学院1980级校友为广州校友会的工作奔波忙碌了近三十年。“谱写一曲广州校友会会歌”,正是出自他的提议。
       “我从大学毕业之后就只身一人来到了广州,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年都有新鲜血液加入广州校友会,新老交融。我见证了广州校友会从萌芽、发展到逐渐壮大的过程。也正是这样,我愈发深切地感到,我们广州校友会需要一首凝聚情感的会歌,表达我们这些身在羊城的珞珈山孩子的心声。”朱征夫表示。
       “武大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朱征夫说。进入武大法学院后,他就梦想做一名好律师,“使命”和“担当”成为他人生的两个关键词。来到广州后,他自觉对同在广州的校友们也有一份使命和担当。
       朱征夫和武大校友会的结缘,始于1983年5月的一天。这一天,在暨南大学的教工饭堂里,120多名武大校友佩戴着校友证,见证了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的成立。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在羊城的珞珈山“孩子”,在南国有了一个“家”。广州校友回报母校、助力学校发展之路也就此铺开。
       2000年,武汉大学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这也给校友会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原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的常务副会长朱征夫、副会长邹榛夫和副秘书长谢石松听到这一消息后,主动联络了其它三所高校在广州地区的校友会。他们迅速召集起原四校校友会的主要负责人,聚在一起反复商量,多次召开协调会、校友工作会议,以期成立新的武大广州校友会,更好地为广大校友服务。
       2002年6月8日,一个值得所有广州校友铭记的日子——新的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在这一天正式成立,近1500名校友欢聚一堂,见证历史,分享喜悦。
       虽然担任多个社会职务,朱征夫依然积极投身各类校友联谊活动,如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武汉大学EMBA校友会,还筹办了“珞珈1893”校友咖啡,尽心尽力为校友搭建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
       “我觉得回馈母校更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和师弟师妹在一起,跟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世界的看法,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创业的规律、行业的规律,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积极地面对人生。”朱征夫说。
       朱征夫认为,加入武大校友会,珞珈的孩子们就永远是携手同行的一家人。因此,《永远在一起》创作出炉后,歌曲里所体现出的对母校和校友的深厚情谊,让他非常感动。他对会歌非常满意,认为这首歌写出了武大人的气质和张力,无论在武汉还是广州,珞珈学子的气质一脉相承,到哪里都是顶天立地的武大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千里之外的珞珈山东湖水到紫荆花盛开的白云山珠江畔,朱征夫亲历了三十年广州改革开放进程,也更能深刻理解“胸怀家国梦,扎根五羊城”的不易。
       “我自己已经反复跟着唱了好多遍了。希望大家都能唱起来,感受到会歌里澎湃的感情!”朱征夫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