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期次:第364期    作者: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查看:80

美,是人类共同向往的一种审美体验。借由文与艺的交融,学子们拥有在课堂上欣赏美的机会。

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上,不只有厚厚的书本,还能见到舞蹈诗剧和经典画作;在《中华诗词审美》课上,不单有优美的诗词,还能听见悦耳的琴声与歌声;在《舞台表演艺术审美体验》课上,不仅有精妙的文案,还能看到身着戏服、手拿乐器的舞台表演。

博雅教育少不了审美品味的提升。在偌大的校园里,专设一方优雅闲适之地,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使珞珈学子品味文艺,乃至通文达艺。大学之大,莫过于此。

策划:肖珊

统筹:陈巧燕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撰文:郑婕、金英焕、周燕妮、王珊

题图:毛碧云

经典与艺术相遇

什么样的著作可以被称为经典著作?阅读经典的现实价值是什么?经典对人来说起到怎样的作用?文学院王怀义教授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导论课上,与学生们分享了阅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王怀义指出,《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是一门鼓励大家读书的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既是使学生们积累学识素养,还要培养人文精神。对个人来说,人文精神体现在一个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注、关心;对国家来说,人文精神表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的施政理念。无论是在个体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人文精神都必不可少,阅读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文的三种精神境界,即以思考保持思想活力,以智慧明辨是非曲直,以情怀温暖自我众生。

近年来,经典意识越来越受到大中学校的重视。《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从不同学科领域和生活领域遴选了跨越时间、地区的世界经典,如:历史学领域的《史记》《历史》,文学领域的《文心雕龙》《红楼梦》,美学与艺术领域的《审美教育书简》,哲学领域的《庄子》《斐多篇》,伦理学领域的

《正义论》《论语》,法学领域的《论法的精神》,宗教学领域的《坛经》,经济学领域的《国富论》。不同的学科领域针对的是不同的生活领域,为学生的人生提供不同的行动准则。学习经典时要时时刻刻内化思考,将经典意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源泉。

王怀义以《只此青绿》的个案分析为学生们展示了经典如何穿越历史帷幕,跨越当下生活对我们产生影响。中国古代绘画《千里江山图》,由少年画家王希孟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创作,“只此青绿”是据此改编的舞蹈诗剧。

王怀义带领学生们静静观看了《只此青绿》,紧接着在教室里展开了《千里江山图》的影印本,学生们围在长卷的两侧倾听老师对画作和剧作的讲解,感受着中国古典艺术跨域千年的气韵。

王怀义讲述了《千里江山图》超越时代的文化魅力。《千里江山图》曾在创作完毕后经由当时的宰相蔡京、元代的大学士溥光和清代乾隆皇帝题跋,201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展出《千里江山图》,更是引发了观众排队看展的热潮,2022年春晚上据此文化意象创作的舞蹈《只此青绿》成为了新的经典作品。

王怀义说:“文化、艺术谱系中的经典作品之间会重叠、转化,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以舞蹈的形式传递文化也不仅仅是《只此青绿》的独创,而是早有来源,林怀民所编《云门舞集》就是由书法作品转化而来。

《只此青绿》中处处浸润着传统文化,舞者的长袖来源于传统舞蹈的“无袖不舞”,引发大众模仿的“青绿腰”来自古典的折腰舞。王怀义提醒学生们关注体现在舞美细节之处的文化内核,如两分零八秒处出现的“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以及结尾处“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两处提款。这两处提款并非原画所有,而是编舞者所加,它的价值在于经典在当代的重新展现,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经典的学习、反思、继承、发展。

王怀义创新的教学形式将绘画、舞蹈、春晚、艺术史、通识课融为一体,将经典与跨越千年后对经典的重构与重述生动地展现在通识课堂当中,不仅梳理了经典在历史当中多次被人发掘与重视的线索,还体现了经典画作、舞蹈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是博雅教育的生动例证,引发了学生们对古典文化的极大兴趣。

在这里,经典不再是生硬的教条和冰冷的历史,而是就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温暖和感动。

诗词与古乐交融

“灵心璀璨,诗乐未央。短短两小时的诗乐雅集,却展现出深深的文化底蕴,为繁忙的生活创造了一个雅致的心灵栖息地。我们在古乐中感受到自历史深处传来的余音回响,一脉相承至今。”《中华诗词审美》课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朱小意深情地写下这段文字。

为了帮助学生们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更好地体会与感悟诗词的色彩、音律、节奏和结构,核心通识课《中华诗词审美》教学团队组织了一场诗乐美韵分享会,邀请琴箫、琴歌艺术家和校笛箫协会、古琴学社成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诗乐课。

为营造更好的教学情境,诗乐课特别设在图书馆艺术文献中心阅览区。在书香萦绕中,课程主讲人、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教授从“兴、观、群、怨”的角度阐述了诗的意涵、诗的本根、诗的功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次课程便是让学生们感受诗与乐的交融。

“以礼乐文化为基调的中华古典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以诗为精魂,以乐为旨归。”古琴文化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副教授易栋老师讲解介绍,诗与乐同源一体,学生们在学习诗词时要与乐充分联系起来。

《姑苏行》《寒山僧踪》《洞庭秋思》《关山月》《渔舟唱晚》《凤求凰》……典雅古朴的琴声、笛声、箫声、歌声传入耳畔,张祐堃、林一蓓、段立峰、彭甜、范薇等艺术家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古韵别致的视听盛宴,还分享了古乐器、音律专业知识及相关创作背景,诗词的意境与音乐的情感完美融合。

“当琴声一出,我的思绪很难不被拉回千百年前,伴着诗词,感慨古人的相思与离别,想象他们的喜怒哀乐。”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王童感叹道。此次诗乐美韵分享会内容丰富、直观生动,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了诗与乐的碰撞,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也为《中华诗词审美》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中华诗词审美》是一门探寻中华传统诗词之美、普及诗词知识,并引导开展创作的通识课,王新才和课程团队通过讲授、吟唱、讨论、创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们欣赏诗词所蕴含的特质,体会中华传统典籍之美,并鼓励大家进行创作。每次课程作业近50首学生们自己创作的诗词,老师都会逐首赏析点评。

弘毅学堂学生郑子鸣是这门课的忠实粉丝,“经历了一天专业课的洗礼,踏着夕阳,走进教室。课上不仅可以学到平仄、押韵、对仗等基础知识,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词句,还可以听到对李杜诗篇等经典古诗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甚至能听到古琴和笛萧的演奏。这是一场不拘于课堂的教学,更是一次诗兴的激发,一场美的历程,一次全然不同的诗词与乐律的极致体验。”

中华诗词是美的,美在音韵,美在意境,美在想象……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中华诗词审美》课程希望加深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提高审美情趣,尝试诗意表达,培养敦厚品格,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耕于每一个学子的心田。

诗乐美韵分享会后,学生们就当晚雅集所听、所感创作了古典诗词,让我们来欣赏部分佳作:

西江月·雅集有感

(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袁韵)

袅袅清音宛转,泠泠幽响缠绵。阳春一曲弄朱弦,帘外秋云闲卷。

九奏萧韶尽善,一声琴瑟安禅。乐终夜月照无眠,未觉残红深浅。

一剪梅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杨梓菲)

玉指唇间古曲飘,笛声三弄,箫管悠遥。吟猱泛散乱朱弦,人籁低徊,绿绮轻敲。

雅士文人赴此邀,高山流水,遗韵何消?而今再忆建安情,诗乐齐吟,净洗尘嚣。

鹧鸪天·闻《枉凝眉》有感(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本科生段晨浩)

聚若飞烟不似真,一朝香远暗消魂。

别时已尽闺中泪,觉后犹为梦里人。

迎暮色,见霜痕。流光不肯驻黄昏。

庭前依旧当年月,共我多情累此身。

学识与风采辉映

铃声还未敲响,珞珈山下一间神秘的教室便早已被人群挤满。学生们在这里享受着专业的舞台、灯光和音响,在艺术熏陶中成长成才。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呢?原来是“武大通识3.0”建设的核心课程《舞台表演艺术审美体验》。这堂课将戏剧戏曲、声乐、舞蹈及器乐四种艺术门类融于一体,通过集体与小组课的形式开展。在课堂中,以表演体验为主、作品鉴赏为辅,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提升审美价值和审美体验。在课堂外,组织各种类型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实训,丰富学生们的表演经验。

可能有很多人会认为这门课是艺术学院学生专属,其实并非如此。艺术是可以在课程中通过口传心授和理论联系实际来领悟和体悟到的。选课的学生中有许多理科、工科、医科专业的学生,而且大多都是零基础。课程没有门槛,美育教育没有边界,它是无界之城和创造力之城。

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就是希望普及艺术教育。每个人都有艺术的天赋,老师们想要激活这种天赋,以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为灵魂,从创新性、开创性上来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从而更好地开展美育实践,提升学生的生活感悟力、社会感知力、沟通交流能力及人文品质。

为了给学生们更好的教学体验,由艺术学院院长、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刘丹丽领衔,艺术学院骨干教师王珊、雷媛、杨诚共同组成了高质量教学团队。老师们用“编—导—演”三位一体的艺术素养,建立了多维度的课堂理念,帮助学生们领悟舞台表演的张力。

课堂上,学生们换上戏服,拿起乐器,摆好姿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启了奇妙的舞台艺术体验之旅。每一堂课的设计、实施与完成都是由四位老师共同配合,以鉴赏提高艺术认知,用实践检验鉴赏的能力。授课团队在小班研讨时,实施同步分类研讨与指导法,不仅可以满足每个人对表演艺术不同种类的体验感,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探讨与相互指导、高浓度的教学设计,还提升了课程质量。

鉴赏与实践同步进行,从台前到幕后一一推进。学生不光要学习舞台上发生的所有艺术表演形式,还要学习幕后从策划到文案、灯光、音响、视频、摄影、摄像、服饰搭配等等一系列知识体系,让学生们充分体验了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授课团队以国内经典思政题材为主,将“艺术体验与思政意识的建立”的融合作为教学模式的探索方向,将“三全育人”思政意识的建立浸润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

把艺术智慧注入生活,将美育理念付诸实践,让潜藏天赋发光发亮,是这门课程的目标,亦是老师们努力的方向;让零基础的学子绽放艺术光彩,打开美好的心灵之窗,展现自信和阳光,是这门课程的成就,亦是老师们的收获与自豪。

一门课,一群老师,一段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养善的历程,由此也培养出一群对舞台有着浓厚兴趣的表演爱好者。

据了解,自2019年开设以来,《舞台表演艺术审美体验》始终为学生选课时的人气课程。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学生雷林琨表示:“这门课唤起了我对艺术的向往,即使这门课只有12周,但我仍会将从这门课中学到的东西,融入到我以后的生活中去,始终保持对艺术的热爱,让我的生活更富有情趣与诗意。”

文学院学生胡子龙提到:“我的学科背景是文学,对于艺术审美可谓毫无基础。但是在课程的学习中,我的印象被彻底地改变了。从单纯的想拿到学分,变成了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我选修过不少非专业课程,但少有学科跨度这么大的,也少有这么容易学习、欣赏的课程。”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课程始终坚持思政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以美培元、以美养善、以美育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立足于新时代对美育的需求,面向全校普通大学生推广以美育为主题的舞台表演艺术体验活动。在教学设计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坚持分类指导,运用艺术创作与排演,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彰显了学校思政艺术课程与美育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