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帆团队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易帆团队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本报讯(通讯员柳付超 李琳)相信很多师生都曾见过,在夜间的珞珈山上,常常有一束绿色的荧光射向苍穹,与周边的建筑交相辉映,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我校电子信息学院易帆教授牵头的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进行雷达夜间作业。 日前,由易帆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快速精准测量0-35 km大气温度和气溶胶的先进拉曼激光雷达”,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结题验收并获评优秀。 五年来,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出具备高时空分辨精准测量大气温度和气溶胶的先进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在15 min/90 m时空分辨率条件下,系统测温统计误差在18 km以内小于1 K,在35 km以内小于2 K,气溶胶体后向散射系数相对测量误差在12 km以内小于5%,为从近地表到低平流层的大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还研制出国际首例基于单支谱提取的转动拉曼激光雷达系统。该种雷达突破了传统的大气温度和气溶胶激光雷达测量原理和方法,可在不假定温度依赖函数、不引入参考温度标定条件下,全天时精准测量大气温度;同时首次去除现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人为假定(constant lidar ratio或Angstrom relationship),全天时精准测量气溶胶和云的光学参数。 易帆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的发展,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支持。团队依托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团队成果“建成亚洲功能最强大的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综合探测平台”,曾入选《科技导报》中国年度十大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易帆团队实验室设备及数据图 (“创新品牌”)

  • 《能源环境科学》发表肖丽庄林课题组二氧化碳电解器研究进展

    《能源环境科学》发表肖丽庄林课题组二氧化碳电解器研究进展 本报讯(通讯员何剑超)使用一节锂离子电池,便可实现二氧化碳(CO2)的工业级转化。这是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肖丽、庄林课题组关于CO2电化学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将彻底打消工业界对CO2电化学转化技术的顾虑,同时由于工作条件温和,无须高温高压,技术成本可大幅降低。 英国皇家化学会能源领域旗舰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能源环境科学》,影响因子30+)近日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博士生尹征磊和彭汉青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将CO2转化为液态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其中电化学方法是最被看好的途径,因为电化学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不过,电化学方法还原CO2这项技术的前景一直存在争议。由于C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低(约40 mmol/L),会限制此技术的工业应用规模。突破CO2溶解度限制须借助气体扩散电极,特别是采用聚合物电解质(polymer electrolyte)代替传统的液态电解质。然而,由于缺乏适用的高性能碱性聚合物电解质(APE),目前多数CO2电解器不得不采用流动电解液的设计。 肖丽、庄林课题组在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方面开展了近二十年的研究,近年来在材料、催化和器件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他们积极探索将高性能APE应用于CO2电解器,终于取得重要突破。基于APE的CO2电解器工作在温和条件下(室温至90摄氏度),采用纯水操作,无须加入任何液态电解质,该电解器的电流密度高达500 mA/cm2@ 3 V,与工业水电解的电流密度相当,而且CO2转化为CO的法拉第效率达90%。 (“创新品牌”)

  • 方国光院士受聘珞珈杰出访问教授

    方国光院士受聘珞珈杰出访问教授 本报讯(通讯员杨子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首席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方国光院士受聘武汉大学珞珈杰出访问教授。6月11日,聘任仪式在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我校常务副校长谈广鸣为其颁发聘书。 方国光与我校水利水电学院有着多年的合作历程。2010年,方国光受聘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其团队与水利水电学院合作成功申请首个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并于2013年再次获批该基金延续资助项目。 方国光表示,希望接下来以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作为依托,全力打造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灾害防治大数据平台,推动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由较传统的方法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变。 谈广鸣感谢方国光一直以来对学校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学科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表示,武汉大学将一如既往支持方国光开展科研工作,希望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高层次科研团队建设、高水平成果产出做出更多贡献。 水利水电学院负责人期待双方能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同时希望通过建设该大数据平台,学院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团队能更好地为公共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方国光是国际知名岩土工程专家,2005年获ASCE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的科技类奖励—诺曼奖章(Norman Medal),2007年获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的Hogentogler奖,2014年获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协会(IACMAG)“约翰.布克奖章”(John Booker Medal),2017年获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突出贡献奖(GEOSNet Award)和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他于2017年当选为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与进展协会IACMAG副主席,同年被聘任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执委会委员。(摄影:金鑫)

  • 研究生思政课教改专项启动

    研究生思政课教改专项启动 本报讯(通讯员胡甲刚)为了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5月31日,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政课课堂教学研讨会暨思政课教改专项建设启动会召开,启动了研究生思政课教改专项。 副校长舒红兵、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及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3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深化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这一主题,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和参会者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深入探讨、建言献策。 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宣读了《关于公布武汉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并对研究生思政课教改立项建设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作了说明。 舒红兵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究生思政课建设要有宗旨意识,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有时代性,坚持与时俱进,协调本硕博教学内容,减少重复,增强教学吸引力;强化精品意识,加强教学研究,注重教学效果,把课讲好;要有改革精神,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 据悉,为了深入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学校决定设立研究生思政课教改专项。经个人申报、学院审核、学校评定与公示,共有14个项目获得立项建设。专项覆盖我校研究生思政课全部必修课程、全体教育对象、全部培养类别、全部教学环节。 研究生思政课教改专项以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与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在项目实施中,将结合课程、课堂实践,找准问题,探讨改进举措,总结和凝练改革成果,形成有特色、可操作、易推广、示范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及时转化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考核将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质量、实际教学效果,不惟论文。

  • 卫星“保姆”的一天

    卫星“保姆”的一天 在晨光熹微之时步入这座城市的市郊——光谷七路,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没有人群拥挤,没有车马喧嚣。 在稍带着凉意的雾气里,在微微浸润的市郊,在无数个你看不见的清晨和日暮,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守护着珞珈一号01星。正是他们的不辞辛苦,夜以继日,才让更多的数据得以传送给大家。 我们常说“朝九晚五”,你可知还有这样一群人过着“朝九晚十二”的生活? ■ 7:00-9:00 我们来到位于城郊光谷七路的地面接收站园区,放眼望去,一片寂寥,安静是我们的唯一感受。3月中旬的天,亮得特别早,但氤氲的雾气仿佛让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睡意中,而我们一行人的笑闹声回荡在静谧的清晨,久久没有散去。 大约7:45,我们来到了地面站园区。付晶老师尽管前一天晚上值班到很晚,但他在我们到达时仍然已经起来开启了机器设备以及完成了一些准备工作,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偌大的机房里暂时只有老师一人,在各个设备嗡嗡作响的声音以及屏幕信号高高低低的跳跃中,检查各项数据,确保卫星正常运转。 ■ 9:00-10:00 跟随老师们的步伐,我们接着来到了山顶上天线所在的位置。它是目之所及处最为明显的地标,孑孓独立又自带傲气,我们通过它聆听来自卫星的“声音”。天线所在之处是这荒凉一片中最高的地方,可以在工作站的任何地方看到它运转的身影。空闲的时候,工作站的人时不时抬头仰望它,继而又溜达进大机房继续工作。卫星背后的男人,也同样值得被记住。 我们爬上了天线的第二层,略陡的楼梯让每个人都绷紧了心神。天线这个大家伙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所以老师们也时常需要去天线上巡检,确保各项任务都在正常进行。亲历这个“爬楼”的过程,我们体会到了这个过程的危险与艰辛,但是老师们不辞辛苦,而是日复一日,默默付出。沈欣老师抬头仰望天线,不自觉地流露出“老父亲”般的笑容,这个倾注着自己心血与努力的家伙,终归没有让自己失望,没有让大家失望。我想老师心里是骄傲,是自豪的。 ■ 10:00-12:00 检测到上午有两次卫星过境,老师们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机房里静静等待,机房里十分安静,只剩下机器运转的嗡嗡声。当我们看到卫星过境,天线塔随着卫星的方位缓缓转动时,让人感觉到,此时天线塔好像也有了生命力,在信号波峰起伏的过程中向着地面的诸位致意。 上午的工作内容一方面主要是terra星过境,天线跟踪卫星的过境轨道,接收信号以及传回来数据。另一方面是我们珞珈一号01星过境,通过地面的测控给它上任务。右下图是珞珈一号01星的测控天线。 ■ 12:00-14:00 午饭时间,地面站还没有食堂,叫的盒饭都是从3公里以外的地方送过来的。老师说一开始没有外卖愿意送,因为太远。吃饭的地方就在一个会议室里,大家默默地拿起自己的盒饭,就坐后开始快速进餐。我们十分惊讶于老师们的吃饭速度,毕竟从坐下开始仅仅7分钟就吃完了。他们吃完之后马上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甚至都没有午间休息。 ■ 14:00-16:00 下午的工作主要围绕继续监控卫星的过境以及去年年底遗留下的改造维护问题进行。硬件设备已经差不多维护完成,剩下的就是软件方面。大大的机房里,一半都是下图这些个“大家伙”。 这些“大家伙”,是这的镇楼之宝,总价值可有一两百万。但就是这些勤奋的机器小伙伴,工作时总调皮地发出咔咔咔的杂音。机房里灯光白得有些安静,整个机房只能听到机器不间断地奏鸣,闷得让人心慌,压抑,安静,没有喘息空间,但这就是他们日日夜夜唯一相伴的工作环境。 团队合作永远是工作上最好的方式,地面站的老师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在工作的空隙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大家的力量来更好地解决问题。“这边的工作不是一个平滑的曲线,像有星过境的时候要收数据,下载处理,要上任务,有任务就会比较累,平时没有星过境的时候相对比较轻松。”老师这样跟我们说道。 “卫星的保姆”,这是老师们对自己的称呼。即便不是缔造者,但是在每天早上八点多,晚上十二点或者凌晨一点甚至更晚的时间跨度内,日均四次接收数据,这样日复一日的陪伴和照料,根据卫星过境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作息,这颗以学校别称“珞珈”命名的可爱小卫星早就已经凝注了老师们无数的心血。 ■ 15:00-17:00 当下的生活,看起来似乎有些波澜不惊,每天接收数据一成不变,但是老师告诉我们,其实在最开始的发射过程以及后来的并轨调试等阶段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默默付出。一方面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技术问题的难以突破。初来乍到,老师们都是亲自“搬砖”,加固5楼楼顶上的测控天线。一同去拍摄的男生上去感受了一下,告诉我们真的很不容易。 老师也详细述说了在轨道上四个相近物体中找到“珞珈一号01星”的幕后故事。因为一同发射的有四个目标,所以寻找“珞珈一号”仿佛是上帝在投掷骰子,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点数,这也挑拨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神经。所幸,努力和幸运的综合使得地面站得以与“珞珈一号”再次联系,聆听到属于它的“心跳”。这样失而复得的快乐,大概类似于亲人看着走失后又得以归家的孩子吧,沈老师再次回忆起来,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欣慰微笑。除此之外,完成并轨也是众多参与者们昼夜奋战的成果,他们辛苦忙碌的景象仿佛就浮现在了眼前。 沈老师告诉我们,“成就感不是来源于高级。做出大成就的人,每个人成就感不一样。收到数据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