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催化》发表周强辉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本报讯(通讯员化苑)8月10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Catal-ysis(《自然·催化》,影响因子30.47)在线发表了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周强辉教授(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催化不对称Catellani反应高效构建联芳基轴手性。  论文题目为“Constructionofaxialchiralityviapalladium/chiralnorbornenecooperativecatalysis”(《钯/手性降冰片烯协同催化构建轴手性》)。博士后刘泽水为第一作者,周强辉为通讯作者。  联芳基轴手性骨架(axial-chiralbiaryl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活性天然产物、药物分子、材料以及手性催化剂和配体中。因此,发展简洁、高效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通用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周强辉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高效有机合成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发展了一种基于催化不对称Catellani反应模块化从头构建联芳基轴手性的新方法。该策略采用易得的芳基碘化物、芳基溴化物和烯烃(或炔烃、硼酸等)作为原料,在钯/手性降冰片烯的协同催化下,以最高可达96%的收率和99%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系列结构多样化的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88个例子)。  该反应具有如下优点:原料廉价易得、底物适用范围广、化学选择性好、对映选择性高且易于放大等。更重要的是所得的轴手性联芳基产物可以很方便地转化为创新的轴手性类配体及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另外,所得的轴手性钯中间体如果发生分子内的终止反应,可实现轴手性向中心手性的转移,从而高效构建手性芴醇类化合物(chiralfluorenols),对映选择性高达99%,为手性芴醇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本文使用钯/手性降冰片烯协同催化构建轴手性,通过非常简单的手性降冰片烯作为唯一的手性源实现了轴手性的从头构建,有效地弥补了现有策略的不足,也将推动催化不对称Catellani反应的发展。

  • 孙宇辉课题组为抗MRSA活性药物研发描绘精准“导航图”

      本报讯(通讯员姚苑)9月9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孙宇辉教授和张郑宇特聘研究员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在活性天然产物曲张链丝菌素(Streptovaricins)中亚甲基双氧桥结构生物合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该论文题为“UncoveringthecytochromeP450-catalyzedmethylenedioxybridgeformationinstreptovaricinsbiosynthesis”(《曲张链丝菌素生物合成中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亚甲基双氧桥结构形成机制》)。博士研究生孙果为论文第一作者,孙宇辉和张郑宇为共同通讯作者。  抗生素的发现是人类抵抗疾病漫长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但随着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掣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引起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然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耐药菌的出现,使得对这一病原菌感染的治疗变得尤为棘手。因此,发现和创新这类抗耐药菌药物成为了人们的迫切愿望。  孙宇辉课题组在前期针对抗MRSA活性天然产物的大量研究中,从武汉大学校园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ectabilisCCTCCM2017417)中发现了一类具有抗MRSA活性的萘安莎类抗生素,经鉴定为曲张链丝菌素,它在结构上与著名的肺结核明星药治疗物利福霉素同属一个家族。  孙宇辉课题组近期结合结构生物学手段,对曲张链丝菌素中独特且与抗MRSA活性密切偶联的亚甲基双氧桥结构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揭示。这一研究进展向我们展示了曲张链丝菌素及其该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核心步骤,深入解析了亚甲基双氧桥形成的酶学机制,为后续曲张链丝菌素类化合物的理性结构改造及其抗MRSA活性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精准的“导航图”。

  • 武大与旁遮普大学共建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启动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王颂)9月2日,由武汉大学承担的首个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武汉大学(中国)-旁遮普大学(巴基斯坦)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中心将开发适宜巴基斯坦以及其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品种,为其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王东风、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启动建设会。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近百名农技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鄂州市农村农业局、湖北省技术市场协会的专家参会。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国代表以线上视频方式参会。  沈壮海说,武汉大学水稻研究历史悠久,红莲型杂交水稻作为武汉大学原创科技成果曾两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海外推广面积最大和种子出口额最大的品种,国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2700余万公顷,增产稻谷0.34亿吨。为了促进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推进中巴两国杂交水稻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大学和旁遮普大学共同成立了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中心将立足于巴基斯坦,逐步引进新品种开展生态测试和本土化研发,开发适宜巴基斯坦以及其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品种,为其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为构建世界粮食安全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王东风指出,红莲型杂交水稻不仅是武汉大学的原创成果,也是湖北省的靓丽品牌。作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代表,红莲型杂交水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推广,促进了“中国智慧”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也是湖北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举措。该项目被纳入中国科协重点支持项目,湖北省科协也将不遗余力地继续为红莲型杂交水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中巴两国山水相连,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希望中巴农业合作走深走实,中巴经济走廊更上一层楼。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阿西法克教授回顾了同武汉大学开展合作研究的历程,展示了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当地的种植情况,并且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指出了该水稻的优势。他对武汉大学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促使红莲型杂交水稻得以更大面积的推广,解决当地的粮食安全问题。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仁山教授介绍了项目建设内容。据介绍,世界近50%人口以稻米为食。红莲型杂交水稻具有高产优质、氮肥高效、耐高温、生态适应性广、繁殖制种产量高等优势,适合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国家推广种植。目前在巴基斯坦推广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主要还是以红莲优6号为主的老一代品种。为了打破遗传瓶颈,2018年开始,他曾多次到巴基斯坦调研、试种,两年的试验示范数据显示,新一代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综合性状全面优于当地主推品种。中巴红莲型杂交水稻联合研究中心将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挖掘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耐高温、高直链淀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开发适应巴基斯坦以及其他热带地区市场需求的品种,为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国专家也介绍了红莲型杂交水稻在本国种植和试验情况。与会代表进行了讨论,认为红莲型属环境友好型杂交水稻品种,可以减少氮肥用量,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种子生产和种质资源控制优势明显,制种产量可达到每公顷4.5吨以上,比其他类型杂交水稻制种增产30%左右,给种子企业创造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武汉大学鄂州水稻试验基地。该基地总面积138亩,培育出了珞优9348、红优3348、红优2431、珞红优1564、珞红优931等高产、优质、抗稻瘟病、抗褐飞虱、氮肥高效的红莲型杂交稻,这些品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或参加国家级区试,其中部分红莲型杂交稻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面积推广种植。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该基地,做出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2018年4月12日,习总书记再次视察了我校水稻基地并了解相关成果。

  • “珞珈一号”亮相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湖北53家企(事)业单位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的目光,其中武汉大学牵头研制的珞珈一号01星系列产品引起了强烈反响。图为我校教师为湖北省副省长张文兵介绍武汉大学夜光遥感研究进展。(姚远摄影报道)

  • 上真课 真上课

      李建成教授讲授《物理大地测量学》刘正猷教授讲授《量子力学》  学贵得师,三尺讲台育桃李。武汉大学秉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理念,始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建设一流的教学师资,营造一流的育人文化,大力促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并将其纳入今年学校重点推进事项之一,确保高层次人才始终走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院士天团”身体立行,言传身教。测绘学科六院士23年不间断,讲授《测绘学概论》专业基础课程,坚守教育初心。和院士面对面的专业课程在其他学院也同时存在,如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龚健雅院士、水利水电学院夏军院士、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徐红星院士等都开设了本科生专业课程。“院士课堂”不仅高屋建瓴,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也为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校领导以身作则,值守讲台。副校长李建成院士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物理大地测量学》的负责人,多年坚持给本科生讲授专业必修课程,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本科课堂教学,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副校长周叶中教授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深耕本科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实践体系与教学体系,他主讲的《宪法学》等本科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高层次人才认真投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乐于教学、勤于教学、精于教学的育人氛围。文学院李建中教授为本科新生长期讲授《人文社科经典导引》通识课程,数学与统计学院张希承教授开设了《概率论》专业必修课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正猷教授开设了《量子力学》专业大类平台课程等等。在这些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显著,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同时,高层次人才长期投身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赵会江教授,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邓鹤翔教授、黄卫华教授等,他们潜心育人,极大地丰富了本科公共课程教学师资,真正助力“课程优起来”。  科研机构的教授们也积极为本科生授课,形成“申请-选课-培训-授课-考核”的闭环工作机制。科研机构教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表提出授课申请,利用暑假集体备课、课前培训和试讲等多种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师资队伍,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引导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学校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及科研机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实施办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本学期,有251位高层次人才讲授本科生课程,其中79人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有28位科研机构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其中17人讲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