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精灵”助医生扫除“盲区”

    “内镜精灵”助医生扫除“盲区” 本报讯(通讯员杜巍巍) “操作评分90分,遗漏部位:胃体上部小弯侧,请注意!”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一台人工智能(AI)监测系统正在向操作台上的消化内镜医师发出一系列指令。 这是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研发的内镜质量改善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内镜精灵”(ENDOANGEL),当医生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它会自动识别盲区,及时提醒医生未曾到达的检查部位,避免消化道疾病的漏查漏诊,显著降低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率。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消化病学国际顶级期刊Gut(《英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期刊》,影响因子17.016),并于4月初被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的英国路透社专题报道,引发国际关注。 据了解,目前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中国癌症总发病率的43.5%。消化道肿瘤若能早期发现,治愈几率高达95%。内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内镜医师检查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内镜医师稀缺,中国和世界部分其他地区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低于20%。 从2017年开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红刚、陈明锴等人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降低胃镜操作过程中的盲区率。他们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合作,绘制出人体消化道的“地形图”,并依照消化内镜检查的诊疗规范,标识出必查的“坐标点”。 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内镜精灵”系统成功投入临床使用。研究团队使用107个真实的胃镜检查视频测试“内镜精灵”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准确度为90%,平均灵敏度为88%,平均特异性为95%。 在一项随机试验中,分配到“内镜精灵”辅助胃镜检查的153名患者的盲点率(5.9%),显著低于常规检查组的150名患者(22.5%);“内镜精灵”辅助胃镜组的平均检查时间(5.03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4.24分钟)。同时,“内镜精灵”可以抓取并储存胃镜不同部位的典型图片,自动产生患者的图片报告。研究表明,“内镜精灵”自动产生的图片报告文件完整性(90.64%),显著高于内镜医师(79.14%)。 陈明锴教授介绍,“内镜精灵”相当于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能及时提醒内镜医生不要放过检查死角,尽早识别可能有问题的消化道部位。如果医生经过提醒还是没有检查到某些“死角”的话,“内镜精灵”还会阻止胃镜检查报告打印发布。 “医生有时过于自信,但实际情况可能出乎意料。”于红刚教授在回应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有一个智能监测器‘陪伴’内镜医生,他们的手术水平会更加稳定,日常内镜检查的质量也会提高。” “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医生,但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检测。”于红刚教授表示,希望这种设备能尽快进入大规模临床常规使用,帮助更多医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内镜检查方法,提升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治水平。 (“创新品牌”)

  • 何萍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论“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

    何萍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论“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 本报讯(通讯员胡清波)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刊发哲学学院何萍教授的文章《资本自我否定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问题》。 该文指出,罗莎·卢森堡继承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及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传统,通过考察帝国主义时代资本积累的特点及其与全球资本危机之间的关系,创立了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解答帝国主义时代的新问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历史辩证法形态。这一辩证法从资本积累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以及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对我们认识和分析2007-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及之后的世界历史走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要求我们联系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历史的新变化,创造21世纪的资本自我否定的辩证法。这一新的历史辩证法就是,以资本积累为主线,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考察一个世纪以来的垄断与反垄断、霸权与反霸权、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斗争,建构起洞见世界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多元性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新的历史辩证法的建构上,中国道路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经验原型。 该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罗莎·卢森堡著作的整理、翻译与研究》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也是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创新品牌”)

  • 武汉大学中印边界问题研究中心揭牌

    武汉大学中印边界问题研究中心揭牌 本报讯(通讯员张卉)4月19日,武汉大学中印边界问题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中心将聚焦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和国际法问题、中印边界争端管控与谈判及中印边界相关地图研究等领域,推动中印边界问题研究,为国家外交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自外交部、教育部、水利部、西藏自治区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社科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科研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易先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和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胡德坤共同为中心揭牌。 在揭牌仪式上,李斐致欢迎辞,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对中心建设提出希望。 易先良鼓励与会专家在基础问题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难点热点问题研究上全面回应国家需求,希望中心建设成为:研究中心,打造中印边界研究的桥头堡,提供长远需要的研究成果;资料中心,全面搜集整理历史档案资料,为中印边界问题研究提供可靠支撑;信息中心,加强中印边界和双边动态的研判;培训中心,培养人才力量,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 谭方正对中心提出希望:在服务国家战略、解决边界问题上,拿出有分量的成果,为国家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在服务中国大国特色外交、推动“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上,多培养知己知彼、游刃有余的人才,使中国的声音和主张在世界上掷地有声;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经验,彰显中国特色学科力量、学术力量和话语力量。 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本单位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一致表示愿意在武汉大学中印边界问题研究中心的平台上,积极承担任务,协同作战,为共同办好中心,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悉,当前中印关系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中印边界问题始终是双边关系中复杂而高度敏感的问题,需要专家学者贡献智力支持。中心将在外交部和武汉大学的共同支持下,依托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机制,聚合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携手推进中印边界问题研究。

  •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本报讯(通讯员胡甲刚)近日,《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标志着新一轮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总章程和路线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对培养方案的研究,充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在继承武汉大学多年积累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各要素和各环节创新,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吸纳国家和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最新文件精神; 拓展修订范围,首次将学术学位硕士、博士、直博生和“1+4”硕博连读生的培养方案统筹考虑和整体修订,强化硕士与博士培养的连续性和贯通性; 鼓励和支持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基本方法训练和学术核心能力培养; 强调同一学科培养规格和标准的总体一致性,要求分散在不同单位的同一学科培养方案应大体一致;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公共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力度,将论文写作指导课纳入必修课范畴,首次提出至少开设1门博士生学科通开课,加强研究学分课程建设,强化博士生课程教学管理; 建立必修环节学分化制度,对研究生培养的5个必修环节各给予1个学分,加强过程考核,严格落实必修环节要求; 强化学位论文的过程指导和管理,从论文选题、开题、进展检查、预答辩、答辩资格审核、评审与答辩等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 强化培养方案修订的规范性,要求培养单位成立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和各学科工作组,开展专题调研,进行广泛研讨和深入论证,根据学科特点细化培养方案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 据悉,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从调研启动到文件发布,再到正式实施,共历经三年。从2018年上学期开始,研究生院就启动了培养方案修订的调研工作,先后以学部为单位共组织9场校内专题调研会,先后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研究生院起草了《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经多次研讨,并向培养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后,数易其稿,最终形成正式文本。

  • 民族文化盛宴

    民族文化盛宴 4月27日,我校第四届民族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文化节以“歌民族团结 颂祖国华诞”为主题,以游园会形式进行,分为文艺表演和民族文化展示两大部分。   在文艺表演环节,藏族同学的《舞藏王朝》、蒙古族同学的《顶碗舞》、维吾尔族同学的《青春舞步》、哈萨克族的乐器演奏、柯尔克孜族的独唱《萨合衲》、彝族的合唱《要走的阿老表》等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汉族、朝鲜族、苗族、侗族、壮族等12个民族搭建起30顶帐篷,通过民族特色美食、书籍、服饰、乐器等展示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并向观众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节已成为我校各民族师生文化交流的平台。活动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还加强了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傅玫露、阿依古丽、熊克芳摄影 地丽娜孜、卡德尔江报道)

  • 杨楚罗:亦师亦友

    杨楚罗:亦师亦友 杨楚罗是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年)、武汉大学师德标兵,兼任湖北省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曾于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2003年获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和湖北省青年科技奖,2008年和2015年先后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科研:不断创新 杨楚罗多年来专注于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发表了影响因子大于3.0的SCI学术论文150余篇,SCI论文他引近6000次,h因子为41,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课题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 多年来,杨楚罗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瞄准世界一流,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发展的一系列兼具双极载流子传输性能、高能隙及优良热稳定性的有机主体材料,已成为国际上代表性的有机主体材料体系,构筑的各种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效率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上的最高水平。他主持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分子设计、性能调控及器件构筑”获2015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1月6日,化学与材料领域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IF=18.96)在线发表了杨楚罗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团队利用“侧链工程”构筑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并实现了首个基于TADF(热激活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敏化的TADF聚合物原型器件,获得了国际公认的突破性进展。 教学:严谨细致 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科研意识和良好的科研习惯。每天到实验室和学生交流实验进展、每周例行的课题组组会,是杨楚罗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深夜,杨楚罗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为了学生论文中一个词的用法是否妥当、实验中某个方法是否合理,他都要仔细把关,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有时,杨楚罗甚至会通宵批改论文。 在课题组组会上,杨楚罗总是强调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除了科研工作出色之外,品质和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品质才可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杨楚罗还通过每周的PPT展示来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督促学生勤于动脑思考,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至今,杨楚罗的部分学生已经在国内十几所高校和机构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如李昊现任职浙江大学教授;陶友田是江苏省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部分学生在产业界也开始独挡一面。 杨楚罗热爱教学,已担任学院本科生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的教学近十五年,《有机化学》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他每年所带的班级有80人左右,他几乎都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杨楚罗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学子,不少学生因为他而喜欢上有机化学,甚至以此作为终身的事业。例如2012届本科生甘霈受杨楚罗影响,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选择了有机化学。 育人:亲和有加 杨楚罗对待学生总是一视同仁、亲和有加,总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他都细心询问、关怀备至,让课题组的学生在实验室总有一种家的温暖。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杨楚罗会买来西瓜,让大家解渴降暑;在学生遇到调动宿舍的困难时,他会及时出现,给予帮助;在学生意外受伤时,他总是及时送去关怀与慰问;在学生工作到太晚时,他又会及时催促其回寝室休息;在毕业生面临择业犹豫不决时,他总能给出正确的建议与指导。学生们都知道,每一次在校园里与老师偶遇,老师都不忘和学生寒暄几句,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杨楚罗总是跟学生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课题组常常组织体育运动杨楚罗也积极和学生打成一片、踊跃参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杨楚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导师,更是一位睿智的长辈和一名散发着正能量的好友。